前陣子,我在社群網站上看到一位朋友分享她參加「取名媽媽教室」的經驗,看完後我深受啟發,決定自己也去試試。這不只是因為名字的重要性,更是因為張科勉老師的教學方式,讓我對孩子有了全新的理解。
1.當「收藏」只是個性特質的一部分
當我接到學校打來的電話,說我小孩的書包裡找到其他同學的東西時,我的心情彷彿被雷擊中。但在「取名媽媽教室」,張科勉老師讓我了解到,這可能只是孩子表現出來的「穩定星」特質——對於孩子來說,這只是一種收藏慾,而非惡意的偷竊行為。這番話讓我放下心中的焦慮,也讓我意識到,孩子的行為背後可能有更深層的原因。
2.用冰山理論看待孩子
張科勉老師的課程中,冰山理論是我印象深刻的一部分。孩子的行為就像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,而內心的情感、需求則藏在水面下。當我們學會透過表面行為去理解孩子的深層需求時,親子關係自然會更加融洽。我開始明白,孩子的每一個舉動背後,都有其未說出口的原因。
3.個性化的教養建議
在課堂上,張科勉老師根據每個孩子的名字,提供了個性化的教養建議。這不是千篇一律的育兒指南,而是根據孩子的名字特質所量身訂做的成長計劃。對我來說,這種針對性的建議非常實用,讓我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包容,也讓我更有信心去應對教養過程中的挑戰。
參加「取名媽媽教室」後,我不僅僅是學會了如何為孩子取一個好名字,更重要的是,我學會了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我的孩子。名字,不僅僅是一個符號,而是打開孩子內心世界的一把鑰匙。在張科勉老師的指導下,我和孩子的關係也變得更加緊密。這段經歷,讓我體會到名字背後藏著的奧秘,以及它對親子教養的深遠影響。
「吾寶貝親子共學協會」「新生兒取名媽媽教室」的官網與報名連結:
https://www.capturemiracle.com/
FB吾寶貝親子共學: